西藏 > 要闻聚焦

西藏成立首个生态保护无人机巡查队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生态保护无人机巡查队”日前组建成立,并正式上岗执行任务。巴宜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具有覆盖范围广、精准定位、立体航拍、全景扫描等诸多优势。2019-05-16 09:57

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西藏的民主改革在这个具有西藏农牧文化标志性的地方,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西藏60年的伟大跨越,充分说明民主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契合西藏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历史的必然。2019-03-29 10:19

【聚焦两会】带着民意和信心而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京外代表团抵京侧记

题:带着民意和信心而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京外代表团抵京侧记 清晨7时20分许,沐浴着晨光,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乘坐的Z16次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站,成为首个抵京的京外代表团。2019-03-15 10:09

欢歌笑语迎新年 赛马场上马儿跑

2月7日上午,2019年春节、藏历新年民族传统马术表演在拉萨北郊赛马场举行。”2019年藏历新年马术表演结束后,西藏马术队将备战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9-02-08 16:35

2019春节藏历新年联欢晚会在拉萨录制

1月19日,2019春节藏历新年联欢晚会在拉萨完成录制。来自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等地的各族演员参加演出。2019-01-21 16:25

靓!一览原始状态的西藏河湖

西藏素有亚洲“水塔”之称,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主要江河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肩负着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摄影:贾华加  目前,西藏水环境总体处于优质状态,大部分湖泊水河水都处于原始的、未受污染的状态。2019-01-11 09:16

西藏启动地球第三级国家公园群建设

1月10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两会”获悉,2019年西藏将健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宣布启动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深化生态示范建设,加大生态领域投入力度,确保投入增幅在20%以上。2019-01-11 09:14

日喀则市林业工作:绿染高原翠满城

近年来,日喀则市造林工作按照“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方式,以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实施“森林围城、森林水系、绿色通道”战略,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扎实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工作。2018-12-13 14:42

改革开放40年:光阴里的衣食住行,换了模样

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的支援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40年发展变迁,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12-13 14:41

西藏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苗木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

在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有一片面积达万亩的苗木基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而远期目标则是在乡土林木品种壮苗的基础上,通过对选育的优良乡土林木品种进行鉴定,选育优良的乡土林木品种,培育乡土良种壮苗,保障全区生态建设需要。2018-08-27 09:53

西藏自治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现代化的便捷服务折射出的,是新时代西藏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日益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的现实。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这一过程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2018-08-27 08:01

2018年上半年西藏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403.09亿元 同比增长10.5%

今年上半年,西藏产业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区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403.09亿元,同比增长10.5%。2018-08-20 07:46

西藏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应保尽保 应扶尽扶

“今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有村集体分红、民政补助、产业分红……”刚从政府领到了肢体残疾民政补助3600元的李国良笑着说。像李国良这样在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政策帮助下实现脱贫的家庭,在西藏不胜枚举,这都得益于西藏民政系统的不懈努力。2018-08-19 10:26

把美丽西藏建设得更加美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地球第三极,是全球气候调节器、亚洲水塔、物种基因库,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对于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8-07-23 10:53

布达拉宫开辟新参观路线

近日,记者从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为妥善解决布达拉宫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缓解布达拉宫旅游接待压力,经相关部门批准,布达拉宫在现行参观线路基础上新开辟一条参观线路,并从今年7月23日起正式对外开放。2018-07-23 10:37

西藏昌都稳步推进生态补偿脱贫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科学落实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强化林业产业项目,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创新,鼓励贫困人口参与植树造林、苗圃建设等,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岗位工资性收入,最大限度地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群众受益水平。2018-07-16 10:29

西藏推动电网建设与高原生态民俗保护协调发展

6月27日至7月9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针对2类11个输变电设施景观美学设计方案的公众投票评选活动,这是该公司将景观美学设计理念运用于西藏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的首次尝试,旨在进一步推动电网建设与高原生态民俗保护协调发展。2018-07-16 10:15

西藏天然饮用水工业总产值去年超15亿元

2017年,西藏天然饮用水产量近8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5.79亿元,天然饮用水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西藏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18-07-09 10:30

西藏:兑现补贴资金 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市场就业,离不开企业的支持。近5年来,建行西藏分行共吸纳西藏生源毕业生265名,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达60%以上。2018-07-08 10:04

西藏民生管入选“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

位于日喀则市的西藏民生管业有限公司高分子材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评审,成功入选全国453项“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同时也是西藏地区唯一入选的“中国制造2025”项目。2018-07-04 10:21

正能量爆料:山洪来袭 他护着学生安全撤离

4月以来,西藏商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正能量爆料官计划”,寻找、奖励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线索,线索一经采用,爆料人可获得100-300元的现金奖励。2018-07-03 09:32

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顺利实施

近日,当地牧民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住进了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也为野生动物腾出了新天地。2018-06-22 08:59

拉萨城关区驻白林社区工作队:搭建居民“幸福桥”

”午饭时间,拉萨市城关区驻白林社区工作队队员多吉赤列提着饭盒,边敲门边说道。该驻居工作队还借助“主题党日+”开展环保活动,积极倡导居民爱护大院环境卫生,为创造美好家园,改善生态环境添砖加瓦。2018-06-21 11:30

拉萨市开展医疗计量保健康行动

为加强在用医疗设备及相关行业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拉萨市质监局与拉萨市卫计委联合开展医疗计量保健康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检查范围是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2018-06-21 11:28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构建全面开放格局,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取得良好成效。及时编制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西藏自治区2018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不断加强专题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和重点口岸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研究。2018-06-21 11:11

西藏山南市精准发力优化发展环境

为解决征地拆迁难、项目落地难、建设推进难、秩序维护难、矛盾化解难、责任落实难等影响发展环境的“六难”问题,2015年11月,山南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通过地材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稳定了地材销售运输价格,规范了地材开采秩序,有效遏制了强买强卖、坐地起价、漫天要价等违规违法行为。2018-06-21 10:57

拉萨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

近日,由拉萨市政府主办,拉萨市文化局承办的“拉萨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暨第五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证书颁发仪式”在宗角禄康公园举行。活动中,尼木塔荣白面具藏戏队上演精彩节目。2018-06-20 10:21

西藏阿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明显增加

近20年来,阿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其中,藏羚羊由2万只增加至6万只左右,藏野驴由1.5万头增加至4万头左右,雪豹增加了一倍有余,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18-06-08 15:10

西藏各类市场主体接近25万户

西藏自治区官方28日公布信息称,截至目前,西藏各类市场主体已达到24.55万户。尤其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西藏各类市场主体平均每天新增124户,增量共计19.23万户。2018-05-29 11:15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