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拉萨11月24日电(记者 达穷 华旦尼玛)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的第27年。上海市徐汇艺术馆历经两年时间精心筹备“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于2021年11月19日至2022年5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本次展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汉藏艺术交流为切入点,通过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立体展现在与汉地密切交往过程中日趋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藏族艺术。
一次“超”有深度的文化艺术盛宴
一提到藏族绘画艺术,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唐卡,但能够来到上海展出的古代唐卡多为晚期的作品。事实上,在藏族古代艺术史中,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的壁画被学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绘画杰作”,这些精美作品对于普通观众甚至艺术专业人士来说都十分遥远和陌生。徐汇艺术馆用了两年时间,多次前往西藏日喀则地区实地考察,翻阅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对当地珍贵的壁画遗存进行了专题梳理。展览以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风格的流变为主轴,以汉地艺术技法和图像元素的融入为辅轴,解读这些古老壁画的绘制过程、构图、用色、线条及其变化等等,展现藏族绘画在吸收大量汉地艺术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展览里还融入了凉州会盟、汉藏工匠交流、江孜保卫战等历史故事,延伸出更加丰富的历史图卷,激发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两件“超”有仪式感和参与感的特殊展品
为了能让观众看到更多、更精美的壁画,徐汇艺术馆专门定制了一本特大开本的图册,每页长685mm宽500mm,共400页,方脊精装。整本图册几乎涵盖了目前留存的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从排版到印刷都是由设计团队精心构图制作,经过了几十稿的反复推敲修改,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呈现出壁画原本的色彩与张力,是国内极其少见的收录数量多、图像记录真、印制质量精的一本西藏壁画集成。
虽然徐汇艺术馆已经尽力将所有精彩作品进行收录,但很遗憾有一幅被誉为“经典之作”的壁画作品,因特殊状况无法展出。万般无奈之下,策展人亲自绘制了这幅壁画的线稿,铺满整面展墙,拆分成11x11cm的局部,正好是520份,所以这次活动又被命名为“妙像焕彩 520众筹计划”。在展览倒计时30天时徐汇艺术馆已首发50张,收到了观众们的热烈回应。这次“众筹计划”是一次关于“观看”的试验,之后前来参观的观众也可以将11x11cm的局部认领回去进行创作,不限制用材、笔触等因素,鼓励大家打开脑洞尽情发挥,这将是观众们最接近那些古代画师的一次体验。数百人跨时空共同创作,在构思、用色、一笔一划亲手描绘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预判、有疑问以及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而这铺壁画将呈现出何种状态,只有到最终拼完全图才会知道。
三个“超”具创意的展示空间
进入展览现场,整墙的壁画扑面而来,令人叹为观止。为了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徐汇艺术馆特地还原呈现了白居寺吉祥多门塔第二层第十六间。吉祥多门塔是白居寺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全塔共76间佛殿,每一间都绘满了精彩的壁画,共绘塑了近三万身佛像。塔内壁画艺术造诣颇高,这次在这间1:1的复制殿里,大家能有机会对当地的空间有更加真实的体验。
除静态展示大面积壁画图像外,徐汇艺术馆还将展厅二楼打造成了一个富有机械美感的多维艺术空间。通过壁画图像、装置模型、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古老壁画进行二次创作,打造了费纳奇镜交互装置、《镜•相》空间折射等装置。在互动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作品的结构或者打破作品原有的秩序,使壁画艺术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生命体。配合周围一系列虚幻的视听效果将观众置于迷离又真实的幻境之中,感受无边无际的壁画带来的极致之美。一系列互动体验装置打破了观众只能被动观看古代艺术的呈现方式,让二维的古老壁画焕发出新的生命;让每位来访者在多种感官的氛围中感受壁画的故事;让观众在好看、好听、好玩的体验中感受西藏壁画艺术与当下生活,与现代思想的碰撞、共鸣或启发。
持续不断、“超”有温度的“周边”
策展人导览也是每次专题展的重磅项目。为了让观众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壁画艺术和背后丰富的历史图景,徐汇艺术馆将于每周的固定时间为大家带来多场精彩的策展人导览,后续徐汇艺术馆还将持续推出策展团队及志愿者导览。搭建观众与展览之间的桥梁,从不同的维度解读展览内容,分享展览内外的故事,共享艺术之旅。
除此之外,徐汇艺术馆从壁画中汲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设计制作了火焰纹卫衣、逗趣口罩、妙像焕彩艺术包袋等。文创种类虽不多,但都是由徐汇艺术馆工作人员设计并亲手绘制的,严格把关产品的细节和审美风格,工艺讲究,匠心独特。
汉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深刻联结。本次展览以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为载体,带领观众跨越地理的阻隔与文化的藩篱,逐步揭开西藏遥远神秘的面纱。同时徐汇艺术馆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展览,吸引观众亲身走进西藏,领略大美西藏自然风光,体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感受藏地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