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8日拉萨电(记者 达穷 华旦尼玛)9月6日,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在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开展了高原非患病人群有关高原用氧模式与健康关系的基础性研究采样活动,标志着该中心这一大型长期跟踪研究的一个阶段性课题正式启动。
该研究团队称,高原患病人群用氧有一套对应各种临床诊断、症状的医用方案和标准,而对于高原非患病人群目前没有相应的标准。学界、已有的研究、相关经验等提示在高原环境一般人(非患病)适度吸氧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主要表现在脑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等。然而这些都是较为松散的证据,还未产生系统性的研究证明非患病人群在高原用氧模式与健康的关系,这也是该团队开展此次研究的初衷和意义。
据该团队首席专家马海林教授介绍,本系列研究的开展将解答高原居民是否应该用氧,怎么用氧,氧是否产生依赖等这些高原居民切身关心的健康问题。基于众多民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团队开展了此项研究。
同时,该团队还将开展开高原运动与健康、高原适应性菌群与健康等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针对高原人民的健康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团队核心成员李昊博士说,这是一项大型长期性的研究课题,时间持续数十年计,本阶段研究周期历时两个月,本次研究纳入被试150人、研究地海拔为3680米,该科研团队将长期驻守在一线,采集一般生理指标、脑认知指标、运动(活动、训练)指标等数据。
李昊博士指出,本次选择西藏消防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前期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因为该消防员群体在年龄、饮食结构、训练或运动量、健康程度、纪律性等方面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同一性和相似度,符合基线研究被试群体“同质化”条件。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我们的这项工作其实是关注最广大高原人民健康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在他们还没有出现疾病时就开始健康干预,这也能一定程度减少医疗体系的成本,更有效地提升在藏干部群众的健康水平。” 李昊说。
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血样前测,不同组别的消防员通过高压氧仓、普通制氧机,以分时长的吸氧方式参与研究,并填写了调查问卷。
此次研究是该大型课题的开始部分,研究成果将对下一步的长期纵向跟踪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起到指导参考的作用,在今后的后续研究中,将会纳入更多年龄层次、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实验,制定科学系统的高原用氧标准。(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