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拉萨12月17日电(记者 达穷 华旦尼玛)记者17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西藏日喀则市不断加强与南亚地区区域合作,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日喀则市是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主要大通道之一,“十三五”期间,日喀则市樟木口岸恢复货运通道功能,吉隆、陈塘、日屋口岸功能不断完善,里孜口岸获批开放,11个边贸市场建设完成,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筹建加快推进,面向南亚陆路大通道功能更加强化。
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日喀则市大力推进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编制了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吉隆口岸向第三国开放;科学恢复樟木口岸;切实改善口岸及边贸市场基础设施,完成了仁青岗边贸市场、涅如边贸市场、乃堆拉山口旅检设施等项目,推进了里孜口岸国门及联检大楼、陈塘口岸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吉隆口岸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实现了“一站式通关”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将边民免税商品额度从8000元提高至2万元。
在提升全方位开放水平方面,日喀则市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中尼经贸洽谈博览会、国际展洽会、“哈洽会”、西藏·日喀则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及开展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洽谈展销会等经贸会。
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日喀则市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建设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提升农牧产品、民族手工艺品附加值和出口份额。大力提升物流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日喀则(吉隆)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日喀则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