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1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日喀则市1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3 2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3日拉萨电(记者达穷 华旦尼玛)3日上午,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上,日喀则市副市长、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张云宝介绍了相关情况,日喀则市新闻发言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日喀则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全市16.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6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1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过去五年,日喀则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坚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打破传统行业部门资金使用方式,统筹整合中央、自治区及市级涉农资金184.79亿元(其中,市本级整合资金7.81亿元)集中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补齐补强影响脱贫攻坚质量成色的短板弱项;鼓励金融机构对接扶贫项目、加大信贷投放,累计发放各类贷款96.42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160笔、19.32亿元,基建类项目扶贫贷款67笔、56.56亿元,扶贫小额贷款4.80万户、20.54亿元),为决战决胜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特色扶贫产业快速发展。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脱贫质量的根本之策,突出产业扶贫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普遍性作用,全力发展壮大珠峰扶贫产业,累计开工建设青稞饲草、珠峰绵羊、珠峰牦牛、绿色蔬菜、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民族手工、生态苗圃等特色产业项目394个,受益贫困群众10.95万人;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产业基地+贫困户”等运作模式,培育扶贫龙头企业46家,建设扶贫车间196个,发展农牧民专合组织6591家,42万余名群众入股合作社,珠峰扶贫产业与农牧民群众的利益联结越来越紧密。

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提升。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大力推进“十项提升”工程,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三区三州”供电项目已完工,96.6%的乡镇和84%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到自治区标准,行政村居通讯工程全面完工,乡乡通宽带网络已经实现,村居卫生室全面覆盖,乡镇附设幼儿园全部建成,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乡有综合文化中心(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围绕群众关心的饮水安全、住房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001个、惠及全部贫困群众,2016-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2020年涉及6074户动态新增4类重点对象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的改造任务,也将于年底全面完成。

四、搬迁群众生活明显改善。针对地方病高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深山峡谷、高寒牧区等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滞后地方的贫困群众,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2个集中安置点、14个分散安置区住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16881户70045名贫困群众全部喜迁新居,并通过稳定入住、产业配套、专合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公共服务、基层组织覆盖、群众满意度“6个100%”的后续扶持措施,坚决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五、贫困群众收入稳定增长。通过深化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群众收入等“增收十条”措施,大规模开展种养殖、民族手工、建筑施工等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各级政府、施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合作社、村居劳务经纪人、劳动力之间“六位一体”的劳务输出模式,让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了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积极参与到家乡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建设中,累计完成贫困群众培训864期、2.9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0.95万人次、劳务创收10.85亿元,2018年-2020年毕业的2053名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1995人、就业率97.2%,2019年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80.22元,相比2015年增长372.14%,年均增速47.41%。

六、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面实行15年免费教育、免费职业教育,市级统筹资金2537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大学生1.16万人次,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有效解决;“健康日喀则”工程扎实推进,“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均达到了自治区标准,创新“1+4”(对目标人群每年体检筛查一次,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治愈疾病退出一批)健康扶贫工作模式,贫困患者参保率、健康体检率、大病集中救治率、慢病签约率、重病救治率达到100%,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9.29万人次;坚持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充分发挥政策性扶贫兜底保障作用,落实农村低保资金4.3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1.66万人次,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1.43亿元、受益10.69万人次,落实临时救助资金4760.42万元、受益1.63万人次,坚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七、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始终坚持坚持“管肚子”与“管脑子”并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当主体,广泛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巡回宣讲、“千名党员干部入户大宣讲”行动,扎实抓好感恩奋进教育,累计开展宣讲16.9万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107万人次。指导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农牧民运动会、珠峰扶贫产业大赛、“五比”竞赛、“勤劳致富人家”评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特别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整合资金5636.13万元,对自觉发展生产、自主脱贫致富的3万多贫困群众进行奖励,在农牧区持续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先致富的浓厚氛围,贫困群众精气神发生了明显变化。

八、脱贫攻坚力量广泛凝聚。援藏四省市、两企业坚持“两个80%”,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硕果累累,各种公益活动走进群众,专场招聘、岗位专招让贫困家庭大学生稳定就业;定点扶贫单位认真履职,帮助贫困乡镇发展扶贫产业项目326个、集体经济项目142个;各类企业主动参与“百企帮百村”,投入资金1.91亿元,帮扶贫困村居1291个,受益贫困群众6.08万人;“4321”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成效明显,3.4万名帮扶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51万件,形成了多方参与、全力支持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