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28日拉萨电(记者达穷 华旦尼玛)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西藏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洪晓华为解决当地牧民就医难题,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为牧民们送去一场又一场的义诊,为当地偏远牧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藏族牧民群众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没想到这么晚的时候你还能来啊,真是辛苦你了。”这是牧民仁青爷爷傍晚见到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洪晓华时说的话。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降水少,空气氧含量低,极易引起高原性疾病。而牧民们医疗资源又较为匮乏,遇到急需药品还要到十数公里外的县城购买。
洪晓华从西藏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期间他从未放下自己的医术,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只要有闲暇时间,洪晓华就会提起医疗箱,一头钻进边境牧区。在他携带的医疗箱里,一台电子血压计、体温计、便携式血糖仪等医疗仪器和降压药等30余种常用药品是他的全部“家当”。
当洪晓华给仁青爷爷量完血压后,他像大叔的家人一样开始叮嘱:“阿库(大叔),您今天血压还是偏高哦,再不控制可能会心慌胸闷,严重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平常要忌烟酒,少吃盐,多吃水果蔬菜。”在一旁的德庆大婶笑着说道:“我们说话他就听不进去,他只听洪晓华的,你好好给这个老顽童讲讲健康常识吧。”“那是,我孩子的话我肯定听,今天开始不抽烟、不喝酒了,一定会多吃水果蔬菜。”仁青大叔笑着回答道。
高原边境牧民除了医疗资源匮乏,还存在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的问题,洪晓华每到一个牧区,还会组织大家聚到一起学习疫情防控和地方性传染病预防知识,叮嘱牧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并把背包里的口罩、洗手液等医疗用品分发给大家。有一年冬季的夜晚,洪晓华已经躺下准备休息,凌晨时分忽然接到牧民扎西拉珠的电话:“洪,我刚出生的儿子已经小半天没哭没闹了,皮肤开始有点泛紫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洪晓华一听,感觉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马上回答道:“你赶快给孩子保暖,我马上就赶过来!”
洪晓华赶到扎西拉珠家后,来不及抹去防寒帽上厚厚的积雪,立即对婴儿最近两天的饮食情况进行询问并做了检查,他发现这是典型的新生儿硬肿症,焦急地说到“快,快点烧一盆热水!”……婴儿经过“热浴”后,洪晓华将孩子裹进自己的大衣中,紧紧贴住自己胸口。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忽然孩子发出了轻微的哭声,并将屎尿拉在他的胸口,而洪晓华却不以为然,开心地对扎西拉珠说道:“孩子基本恢复生理体征了,这是好事!以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喂食并保持房间温度。”此时的窗外大雪纷飞,而房间内充满了温暖。
年复一年,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皑皑白雪,在海拔3900余米的阿里高原上,总能看到洪晓华的身影,而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密密麻麻记录了牧民们的病情,也见证了这些年他走过的高原义诊之路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更见证了他与牧民之间的浓浓亲情。
2020年10月,洪晓华在前往普兰县斜尔瓦村为牧民义诊的途中。格热 摄
2020年10月,洪晓华在普兰县斜尔瓦村为牧民义诊。格热 摄
2020年10月,洪晓华在普兰县斜尔瓦村为牧民义诊。格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