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拉萨6月30日电(记者 达穷 华旦尼玛)6月28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昌都、那曲等地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完成,标志着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以下简称:“三区三州”电网建设)顺利完工。
据悉,该工程将改善和解决69个县、350个乡(镇)、4860个村的23万户67.2万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为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西藏“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启动于2018年,是“十三五”电网建设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又一重大部署。工程总投资97.75亿元,约占全国“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共有214个子项目,新建和改造主配网线路约1.9万公里,变电站109座,低压台区3700多座,包括33个扶贫易地搬迁点、901个极高海拔搬迁点、624个边境小康村、255个抵边村及其他各级电网建设和电源接入电网工程建设。
据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介绍,西藏“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大多地处偏远艰苦地区,绝大多数区域气候条件恶劣,是全国“三区三州”电网建设难中之难,艰中之艰。工程建设环境恶劣,沿线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5860米,极限低温达到零下40℃,建设现场处于山谷和陡坡,面临大雪封山、泥石流频发、冻土层施工等特殊困难;工程有效施工期短。受高寒高海拔和森林防火等影响,年有效工期仅有6个月,部分区域受频繁降雨和道路塌方等影响,只能间断性开展施工;工程施工点多面广。高峰期参建队伍约1.7万余人,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工程物资运输困难。所需物资达75万吨,平均运距1500公里以上,运输道路多半为县乡简易公路,大量物资需二次转运或人工搬运,最长人工搬运物资距离达4.7公里。
藏北无人区验收现场 次仁巴珠 摄
送电“最后一公里” 索朗多吉 摄
穿越原始森林的建设现场 李东淮 摄
党建引领 全力攻坚 韦振 摄
(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