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
这里,有雄伟壮阔的神山圣湖,有宁静神秘的殿宇寺庙,有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更有大量珍稀奇特的野生动植物。
这里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氧含量稀薄,空气密度比平原地区低三分之一。
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
在这里建电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国家电网公司迎难而上,不但建了,而且成绩斐然。
从2010年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至今,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联网四条“电力天路”拔地而起。
青藏联网工程——标志着我国除台湾以外的全国电网全面互联
青藏联网工程由西宁—柴达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柴达木—拉萨±4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西藏中部220千伏电网工程组成,线路总长2530千米,于2010年7月29日开工建设,并于2011年12月9日投入试运行(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工程的顺利建成,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标志着我国除台湾以外的全国电网全面互联,创造了电网建设的奇迹,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工程在设计之初就尽量避开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施工时,作业人员也在施工点铺上草垫、垫上帆布,并回植草皮、回收垃圾,共同打造青藏高原电力绿色长廊。
施工场地铺设草甸
青藏联网工程沿线平均海拔4000米,最高海拔5300米,工程沿线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区等恶劣环境,途经高寒荒漠、湿地沼泽、戈壁灌丛等复杂地形,给线路运行维护带来极大困难。国网青海、西藏电力强化运行管理,开展特殊天气下电网运行特巡,做到日对比、周分析、月总结,及时消除缺陷,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结束了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
2014年11月20日,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结束了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缺电和无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连接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总投资66.3亿元。线路东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乡城县、途经巴塘县,西至西藏昌都,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变电站和邦达、玉龙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昌都—巴塘—乡城双回500千伏、昌都—玉龙双回、昌都—邦达双回220千伏线路,全长1521千米。
该工程地处川藏高原腹地,穿越高海拔、低气温无人区,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技术难度极大。经过8个月的努力,国家电网公司等40多家参建单位、2万余名建设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前半年建成这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原输电精品工程,创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零死亡、零伤残、零缺陷”的新纪录。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实现从200千伏到500千伏的跨越
2018年11月23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建设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实现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与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互联,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可实现从220千伏升压至500千伏的历史跨越,藏中电网将实现与全国主网统一互联。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起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止于山南市桑日县,跨越西藏三地市十区县。工程总投资约162亿元,新建、扩建500千伏及配套工程变电站16座,新建500千伏及配套工程线路2738公里。
这是世界海拔跨度最大的电网工程,工程线路海拔从2200米至5300米,最高塔位与最低塔位之间海拔高差达3100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相邻塔位间最大海拔高差最大达500米,海拔高差超过200米的共有290处,海拔高差超过300米的共有68处。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让这个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形成西藏统一电网
2020年7月26日,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工程3条“电力天路”之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的第4个高海拔电网工程——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全线贯通。 阿里电力联网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新建变电站6座、输电线路1689千米。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2月20日复工,预计将于2020年年底投运。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海拔最高的电网工程。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357米。 该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电网工程。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拔53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
该工程投运后,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形成西藏统一电网,解决和改善沿线近38万农牧民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用电需求。 西藏是国家重要水电基地,中部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阿里电力联网工程投运后,可以形成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短短十年,四条“电力天路”从无到有,一座座银色铁塔穿越崇山峻岭、荒漠沼泽、戈壁灌丛,将充沛的电能送向的雪域高原的家家户户,给在藏同胞带来了曾经无法想象的幸福生活。 十年,四条“电力天路”。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迎难而上、不向困难退半步的奋斗实录,是一群又一群国家电网人创新实践、只向胜利添精彩的生动写照。
向“电力天路”的建设者致敬! 向奋战雪域高原的电网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