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 共同奔小康

编者按 昌都、那曲是西藏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其中之二。”滨达乡党委书记谢绍均介绍,合作社自2018年7月份运营以来,目前已出栏牦牛970头,带动当地群众15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07户,户均增收3100元。班戈县是西藏牧业改革试点县,该县扶持发展新型牧业经营主体,70%以上的牧民都加入了合作社。

啃下“硬骨头” 共同奔小康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08-28 12: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昌都、那曲是西藏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其中之二。作为西藏发展优势不明显地区,两地一直在突破瓶颈、破解难题,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今,两地均已告别贫困,正在全面建成小康征途上策马奔腾。随着深山峡谷间的路越修越好,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强,农牧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美。

西藏哪儿最“险”?毫无疑问是昌都市。作为西藏最不平坦的地市,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在横断山区并流奔腾,造就了深山峡谷地貌。

西藏哪儿最“苦”?毫无疑问是那曲市。作为西藏最艰苦的地区,莽莽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甚至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禁区”。

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昌都、那曲,这片绿色笼罩的大地,在坚持生态保护基础上,大力改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精准扶贫修路先行

“现在珠角拉山的隧道通了,大大缩短了从市里到县里的时间。很多市民周末就可以到县里来郊游了。”昌都市类乌齐县委书记达瓦介绍,以前从昌都市区到类乌齐县必须翻越珠角拉山,山高路险,路程很长,特别是赶上冬季大雪封山,路就更难走了。

现在,珠角拉山通了隧道,类乌齐的生态旅游红利也被逐渐释放出来。自2013年以来,类乌齐县先后投资了上千万元建设湿地基础设施,加大了保护开发力度,合理利用湿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了康巴花都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如今,一到周末,众多游人就会来到紫曲河湿地公园观赏康巴花。

“我们村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康巴花都就业以及产业分红等实现了增收致富。”类乌齐县桑多镇达日通村党支部书记西饶巴松说,仅在去年,村民从康巴花都分红就达到了户均1500元到2000元。

100多年前,发源于四川、云南的茶马古道在昌都汇集,其中一路向北进入那曲,将两座城市连接了起来。这条路翻越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随时可能风雪交加的极端天气加上藏北高原的高寒缺氧,这无疑是一条最难走的路。即使前几年自驾进藏游非常热门,这条路也鲜有人走。近5年来,西藏交通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这条曾经的土路成了柏油路,自驾游客多了起来,昌都、那曲两市的交往交流也更加密切了。

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那曲市索县荣布镇开始打造特色小城镇。其中,依托道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成为重要建设内容,整合扶贫产业资金建设的宾馆、餐饮等项目大大提高了荣布镇的旅游接待能力。

32岁的仁青江才是索县立志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管理着公司旗下宾馆、餐饮等6个项目。“现在路好了,经过我们这里进藏的游客也多了起来。6月份、7月份宾馆每天都客满。荣布镇有布加雪山等优美的自然资源,以前因为交通不便不为人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观光旅游。”仁青江才坚信,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荣布镇的知名度一定会越来越高,他们的“旅游饭”也会越吃越香。

近年来,昌都、那曲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支撑了两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两地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色产业越做越大

“在地广人稀的地方抓经济,最难的是集聚效应和产业链配套。”昌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昌都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梅方权表示,昌都新区明确了产业定位,克服基础设施瓶颈和产业配套不完善的困难,制定了八大产业发展思路。其中,生物医药被确定为优先发展产业。

“确定先导产业后,我们逐一拜访生物医药领域排名前十位的国企和民企,全力以赴、有的放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梅方权说,截至今年6月份,昌都新区的注册企业达到了882家,注册资本233.67亿元。如今,昌都新区囊括了西藏首个自治区级经开区昌都经开区和昌都高新区,有了园区支撑,做产业更要拿出绣花功夫来。

“我们按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部署要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牦牛育肥、黄牛改良、阿旺绵羊扩繁等五大养殖基地和饲草料作物、葡萄等七大种植基地。”昌都市委书记阿布介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昌都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司+基地+农牧户+专合组织+市场”模式和特色农牧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下,建成了类乌齐牦牛等养殖基地70个,养殖规模达51.35万头(只),蔬菜瓜果、饲草料种植规模达16万亩,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分别达到23家、321家,具有昌都特色的100多种农畜产品经过深加工走向市场。

类乌齐牦牛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做好牦牛产业,类乌齐县在滨达乡央宗村建立了牦牛短期育肥基地。“基地包括牦牛育肥牛舍、饲草料仓库、奶制品加工厂、培训中心等,由央宗村万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每年可实现育肥出栏牦牛1200头以上。”滨达乡党委书记谢绍均介绍,合作社自2018年7月份运营以来,目前已出栏牦牛970头,带动当地群众15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07户,户均增收3100元。

“村级党组织带领我们赶着牦牛奔小康,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我们忙了起来,也富了起来。”在牦牛基地工作的向巴朗加说,现在他每月有2300元工资,还可以从基地获得分红,多余饲草也可以卖给基地。

在那曲市班戈县普保镇多尔格村,牧民们将自己的牛羊入股合作社,不仅每年有稳定分红,还解放了劳动力,村民可通过外出务工等渠道实现增收。格桑平措一家去年不仅从合作社分到了4.7万元,还分到了足够一家食用一年的牛羊肉,是分红最多的一户。“加入合作社后,比自己放牧收益好多了。不仅提高了抗风险能力,还解决了销路问题,我和家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外出务工。”格桑平措说。

班戈县是西藏牧业改革试点县,该县扶持发展新型牧业经营主体,70%以上的牧民都加入了合作社。以普保镇多尔格村为例,2012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000余元。成立合作社并经过几年发展后,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9万元。

牧业是班戈县乃至那曲全市的主导产业。目前,那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40家,辐射带动了农牧民7.35万户,32.29万人。2019年“一村一合”经营总收入达到3.66亿元,分红1.99亿元。

民生改善圆梦小康

53岁的罗布加措2018年底脱了贫,去年搬进了位于昌都市察雅县吉塘特色小镇的新家,两层小楼一共有200多平方米,一家四口居住非常舒适。“以前居住的村庄离城镇远,生活条件不好,现在居住的地方简直就是天堂。”罗布加措说,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门口,用水、用电都方便,文化广场、商业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条件特别好。

察雅县打造了上万亩经济林项目,吉塘镇也配套了经济林基地。同时,集“温泉度假休闲、生态农林观光、康巴文化驿站、空港物流园区”为一体的吉塘小镇也在紧张建设中,将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如今,经过果树嫁接技术培训后,只要罗布加措愿意,一年中有7个月都能在吉塘镇的经济林项目找到工作,每天200元工资。他们家庭年收入也从以前种青稞、放牧的一万多元提高到了五六万元。

“现在,家里的地全部以每亩每年900元流转出去了。我们就安心地住在镇上,一心一意打工挣钱,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罗布加措对未来充满信心。

每天傍晚,罗布加措还会沿着小镇宽阔的马路散步,镇上的小学是他最爱去的地方。“希望我的孙子好好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农牧民。”搬到新家后,罗布加措依靠培训技能找到工作,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在西藏,即使在偏远乡镇,建得最好的也是学校,农牧民子女享受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义务教育。走进那曲巴青中学,蓝天白云下,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分外耀眼。藏文书法课、舞蹈课、阅读课、乐器课一样都不少。

13岁的初二学生次旦旺姆和12岁的初一学生罗吉对电子琴充满兴趣,常常相邀一起练习,以后他们想从事和音乐有关的工作。次旦旺姆开心地说:“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每一个梦想都能得到呵护,只要努力,梦想就有实现的那一天。”

(代 玲)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