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0年 区农科院人工驯化和引进6种菌菇

2010至2020年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人工驯化和引进6种菌菇,包括黑木耳(2010年)、猴头菇(2011年)、白肉灵芝(2013年)、羊肚菌(2015年)、双孢蘑菇(2012年)、杏鲍菇(2011年)。

耗时10年 区农科院人工驯化和引进6种菌菇

2020-03-20 2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网讯(记者 李海霞)春回大地,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对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自治区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来说,又要投入到实验室—田间—野外“三点一线”繁忙的菌菇培育工作中。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可以说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的菌菇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名贵菜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几百种,其中,西藏已知的食药用菌种类达到了88种,常见的有30余种。菌类喜好潮湿低温的生长环境,我区很多地方都适合菌类生长。不过,随着菌类越来越受人们欢迎,野生菌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解决我区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一直以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的科研人员,积极投身野生菌菇人工驯化和引进工作,并在食用菌生产技术集成、野生菌驯化、品种引进、技术示范培训及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集成配套了多项适宜高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早在1998年,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就已经开始人工培育鸡腿菇、平(姬)菇、香菇。2010至2020年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人工驯化和引进6种菌菇,包括黑木耳(2010年)、猴头菇(2011年)、白肉灵芝(2013年)、羊肚菌(2015年)、双孢蘑菇(2012年)、杏鲍菇(2011年)。同时,还计划填补我区市场空白品类,比如大球盖菇、白灵菇、秀珍菇、灰树花等。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站长谢荣说:“除了双孢蘑菇外,目前所有种类栽培品种灭菌均需在高压环境126℃下进行,西藏地处低气压区,拉萨市水蒸气86℃,至少需要持续保温24小时以上才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也需在洁净度较高的接种箱、洁净台操作。最重要的是操作人员的全面消毒和卫生习惯。”

(李海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