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实施党建“三大行动”引领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7-07-18 10:18:00
分享

原标题:那曲地区实施党建“三大行动”引领脱贫攻坚

西藏那曲实施党建“三大行动”引领脱贫攻坚

  今年新建的那曲县罗玛镇普拉村标准化党员活动场所。本网记者 谢伟 摄

自全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那曲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党建“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堡垒”行动,厚植“基础力”引领脱贫攻坚

创新党组织设置,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决战脱贫的前线指挥部。

科学化设置基层党组织。构建以贫困村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在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党支部36个、在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中建立党支部4个、在贫困户劳务输出点建立临时党支部13个,在天然饮用水、藏医药、旅游、清洁能源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18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全覆盖。

标准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在农牧区全面推行组织设置、队伍管理、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述评考核、服务群众、村级事务、干部管理、基础保障“十个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

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末位倒排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建立县级领导、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三级联动联抓整顿机制,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逐个分析、逐个突破,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化解矛盾、不留尾巴。2015年以来,累计对35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

实施“先锋”行动,提升“内动力”助力脱贫攻坚

坚持把优秀党员、优秀干部、优秀人才聚集到扶贫开发工作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能动性。

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到位。201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全地区共从县直机关选派130名优秀干部到乡镇任职,安排143名优秀乡镇干部跨乡交流到脱贫攻坚重点乡镇任职,88%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从乡村一线工作的干部中直接选拔,为每个乡镇配齐了党建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和组织干事,实现了结构换优、能力换强目标。

村(居)班子建设加强到位。建立村(居)干部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调整了4名不胜任现职的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及时配备了17名空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

基层骨干力量充实到位。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1190名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3404名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工作,实现全覆盖。从辽宁、贵州两省所属高校专项招收15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充实到脱贫攻坚重点乡镇。选派145名优秀乡镇公务员到无集体经济村、维护稳定重点村担任大学生村官。选好育好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建立了总量4484人的村级后备干部库和1190人村级致富带头人队伍,确保每个村(居)有3名以上后备干部和1名致富带头人。

干部教育培训到位。稳步实施那曲地区“十百千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和万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积极整合科技、农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捆绑使用各项培训资金。2015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4981人次,保证了培训资源最大化共享和培训资金最大化利用,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抓脱贫工作的能力水平。

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到位。坚持把推进脱贫攻坚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那曲精神”,真正做到“三有四不怕”,在全地区各族干部中形成“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的强大共识,真正把心思、精力、功夫投入到脱贫攻坚上,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健全完善扶贫开发考核机制、问责机制等一整套务实管用的“硬碰硬”机制,实行干部提拔脱贫攻坚工作延伸考察“一票否决”,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实施“保障”行动,增强“攻坚力”稳定脱贫攻坚

坚持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按照区党委关于到2020年基本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危旧小”问题的部署要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015年以来,那曲地区整合资金2.8亿元,对75个村居实施了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对105个村居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年整合援藏、农口资金1.7亿元用于扶持产业和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地区村级集体经济达到575个,实现分红873.27万元,其中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53个,占44%,带动43450名群众脱贫致富。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镇“四提升”工程、村(居)“四化”建设和“十小安心工程”建设,全地区114个乡镇全部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2014年以来,落实强基惠民“短平快”项目资金3.2亿元,实施了1849个“短平快”项目,涉及农牧水利、道路桥梁、种植养殖等方面,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

深化拓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明确地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县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1户、其他干部结对帮扶1户。在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行业系统领域深入开展“践行先锋标准、岗位建功立业”活动,积极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11家民营企业党组织与11个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运用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村实施增收项目,解决实际困难。

着力强化教育引导。在全地区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爱劳动、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和“五不五改五树立”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和“扶贫不扶懒”,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动力,从思想上帮助贫困户拔掉“穷根”,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持续开展“雨露计划”,逐步实现有条件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6年完成搬迁群众及其他贫困群众建筑技能、汽车驾驶、挖掘机操作、餐饮服务、家政服务、保安、理发等技能培训1.09万余人,落实培训资金2300多万元。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