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草原的牧民和他们的田长

作者:边巴次仁 普布扎西 来源:新华社
2017-07-12 10:57:00
分享

原标题:藏北草原深处种地的牧民和他们的田长——西藏尼玛县文部乡南村见闻

穿着宽大的藏袍,操着一口地道的牧区方言,在地里锄杂草的格桑吉姆身材有些发福。

跟全村一样,今年她家的地全种了芫根。当地一位牧民企业家在县城开了一家芫根加工厂,收成后全部统一收购。

她家的这块农田位于当惹雍错湖的东面。西藏苯教三大圣湖之一的当惹雍错,面积1400平方公里,靠近村子一边长达几百米的湖岸是一片长条的翠绿,与湛蓝的湖心相映,美丽至极。

农田东面一处较为宽阔的高地上就是南村。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的文部南村,正名为文部乡南居委会。这里海拔4645米,入选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南村耕地总面积825亩,分处四地;草场面积153万多亩;由4个自然村组成,302户1016人,牛羊超万只(头)。

我国农田海拔上限为4750米,位于日喀则市萨嘎县境内。这里耕地的海拔已接近了这个极限值。

种地的牧民或从事牧业的农民,藏语称为“萨马卓”,即半农半牧之意。然而南村的独特,在于其延续了千年的象雄文化印迹以及这里独有的田长制度。

田长,掌管全村农田的耕种、灌溉和收割时间,以及敬神祈福的仪式等。

55岁的多吉石诺,像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田长时,才23岁。

这一职位并非世袭。“我是投票选举出来的。”他说,四五个候选人中他的得票最多,“我的爷爷据说是抽签当选的。”

超过1.8米的身高,棱角分明的脸庞有些消瘦,两根辫子从两侧耳后垂下,戴着一顶驼色的圆毡帽,多吉石诺看上去有点像印第安人。

成为田长后,他用了三年多时间,跟着父亲走遍了全村所有农田,熟记了380多块农田的名字。

因为耕地少,格外珍贵,每块农田都有名字。

“跋”“朵嘎”这些名字,田长说是象雄语,“跋”即藏语里扎西德勒的意思。而“洛玛”“强玛”从字面理解,应是藏语,意为南边的,北边的。

更重要的是,三年的时间里他从父亲那里学习到了如何观天象、观太阳,以此确定耕种劳作的时间,主持敬神祈福的仪轨。

观测太阳,是田长必须掌握的技能。将一块小石头放在后脖颈处,然后抵着墙,观太阳起落的方位和时间;或观测阳光从屋顶的“嘎空”照进屋内的角度和时间。在用电远未普及的过去,藏族百姓家的屋顶都会开个小洞用来透光。

三年后,学成出师的田长多吉石诺开始掌管全村的农田,带领全村人种青稞,还要主持一年四次大型的敬神仪式。

村民们说,他用这个方法测算出来的耕作时间,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每年出版的历算书测算相差无几。

“产量不高,品质极好。”他说,种下5斤种子,最好的收成也就30斤。这是高海拔带来的直接结果。

可这30斤青稞磨出来的糌粑,曾经是贡品。而这里的青稞,则是苯教宗教仪轨必备之物。

在藏北广袤的草原上,有6亩田地的格桑吉姆,比起62岁的“牧主”后代贡确扎巴,可谓是一个小“地主”。

“糌粑可以买,所以不种青稞了,芫根收入更好。”格桑吉姆说。去年南村人均收入超过了8000元。

贡确扎巴家中三人,2亩地,一处房产。为了服侍在山洞里修行的85岁的母亲次仁措姆,他与母亲暂居离南村25公里左右的山洞里。

传统文化的遗迹,自然景观的壮美,让这个草原深处的村落正在发生着很多变化。

校舍是村子里最现代化的建筑,牧人的房子多以石头垒砌而建,古朴的苯教寺庙文部寺位于村子的最高处。

“全村共有30个家庭旅馆,其中效益好的有十几家。”西藏自治区总工会驻村干部刘莉说,今年上半年游客近700名。

文部乡隶属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尼玛是太阳的藏语,其北部为大面积的无人区,这里也是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

1976年,为解决草畜矛盾,经西藏自治区批准,这片亘古荒原上相继成立了双湖和文部两个县级办事处,2053名牧民赶着16万余头(只)牛羊挺进北部无人区。后来,文部办事处改设为尼玛县,双湖办事处升格为双湖县。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