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讲四爱在身边】新村里的“感恩恳谈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7-05-11 07:59:00
分享

四月当春好时节。清澈的桑昂曲,玉带般缓缓流过美丽的察隅。

4月24日,在察隅县下察隅镇布巴村,记者亲历了一场干部群众田间地头“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恳谈会”。

村公房里,布巴村党支部书记阿迪正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认真书写着“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藏汉双语标语,字迹工整而大气。“每写一遍标语,我自己也受到一次教育,感悟更深了一些。过几天,村里就要开展宣讲了,我得再学习一遍宣讲提纲。”阿迪告诉记者,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好几天。

布巴村是察隅县扶贫搬迁新村。全村63户368位村民是从三百多公里开外的察瓦龙乡布巴、扎然、共康3个自然村整村搬迁过来的。2015年底刚搬迁过来时,除了几名村干部,全村几乎是清一色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正是春耕时节,布巴村处处一派农忙景象。距离村庄不远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一边松土除草,一边向猕猴桃种植科技特派员索朗曲丹学习种植技术。

“过去,我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镇政府专门安排我去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还在我们村建起了370亩的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作为科技特派员,我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钱的工资,全家已经摆脱了贫困,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索朗曲丹向记者表示,一定要用自己学到的种植技术,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接上索朗曲丹的话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给记者讲起了搬迁后村里发生的变化。

村民扎西多吉说:“搬迁之前,我们住在察瓦龙乡的半山腰上,住的是用石片垒成的房子,下面一层养牲畜,第二层住人,最上面一层堆放粮食。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现在好了,政府为我们想的可周到了,不仅给我们盖了新房,修建了猪圈和鸡舍,还给每家每户分了两亩地,4头猪崽和20只小鸡。现在地里种了粮食,小鸡和小猪都长大了,村集体的猕猴桃长势良好。听说夏尼村、京都村的每户村民每年光种植猕猴桃收入就有好几千元,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刚开始搬迁,一些村民还不愿意。故土难离呀!”村民旦增次仁感慨地说,“政府耐心地做我们的思想工作,还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来新村看房看地,想尽办法解决我们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解决我们搬迁后的吃饭问题,政府还每月给我们每人免费提供了30斤粮食,真是想的周到。现在,乡亲们在这里住得可安心啦!”

热情好客的村民拥珍拉姆邀请记者去她家里参观:“新房宽敞明亮,客厅、卧室、厨房都是分开的。”拥珍拉姆边走边说。过去,布巴村村民做饭、睡觉都在一间房子里,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还很不卫生。

拥珍拉姆的小院打理得很是整洁。主屋左侧的菜地里,蒜苗、香菜、萝卜绿油油地种了一大片;旁边的鸡舍里,10多只母鸡正“咕咕”地叫着觅食。主屋对面的空地上,摆放着微耕机、犁耙等农具,男主人平措刚在地里劳作完,正开着拖拉机回来。

走进拥珍拉姆的客房,藏式茶几、沙发和组合柜擦得锃亮,各式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墙上,两幅领袖像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围着洁白的哈达。拥珍拉姆说:“党和政府给我们修了房子,配了家具,再不好好干活的话真对不起党的亲切关怀。”

村委会主任西绕格地告诉记者,拥珍拉姆一家刚搬下来时还是贫困户,但一家人从安定下来就开始种田养鸡,并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短工,早出晚归很是勤劳。去年底,他们家成功脱贫,成了乡亲们学习的榜样。

从拥珍拉姆家出来,记者又在村里转了转。只见大街小巷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大门口都有国旗和哈达在迎风飘扬,一排排黄色的房子在蓝天下别样整齐美丽,这个坐落在桑昂曲畔的小村庄俨然已是人人爱护、人人依恋的家乡。

村党支部书记阿迪考虑更多的是布巴村的未来。过去,由于道路艰险,孩子们上学要走两天的山路,全村的儿童甚至连二年级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从怒江之畔到桑昂曲河边,布巴村的孩子上学不再是一种渴望,学有所教点亮了每个孩子的生命之光;

从靠天吃饭到沃土良田,温饱不再是布巴人的奢望,丰衣足食才是幸福的模样;

从大山深处到城镇近郊,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病有所医让每个村民健康吉祥;

从险峻高山到河谷平原,危险的溜索成为远去的历史,宽阔的马路让希望飞向远方;

从察瓦龙乡到下察隅镇,布巴易地搬迁村,正大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本网林芝报道组)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