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县“4·25”地震灾后重建两周年:浴火重生展新姿

作者:王杰 张晓明 孙开远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7-04-25 08:23:00
分享

4月的吉隆沟,姹紫嫣红,草长莺飞。

“4·25”地震两周年之际,行走在曾经是地震重灾区的吉隆,这片曾在地震中颤抖的土地,如今已不见累累伤痕,触目所及,一处处规划整齐、富有民俗特色的新农村在废墟上拔地而起,一栋栋整洁、漂亮、坚固的藏式新房矗立在人们面前……

这一切,是对两年前那场灾难的抗争与回应;这一切,展现了党和政府的强大力量;这一切,向世人展示着新生,诉说着希望——

在废墟中崛起希望

走进吉隆镇朗久村,色调统一、具有浓郁藏式风格的几十栋小别墅,在绿树蓝天下,发出夺目的光彩。

“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住进了这么漂亮的房子。”今年藏历新年前搬进新居的村民多吉不住赞叹。

多吉家的新居是一栋二层楼房,由国家和县里投入资金18.2万元,自筹11万元建起的。“房子有180平方米,全家6口人,足够住了。”多吉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

“4·25”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及早谋划重建新家园的大计,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作为“4·25”地震重灾区,两年来,吉隆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重建、民房先行”,在日喀则市率先推进玛嘎、新江村、郭巴村民房重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推动全县灾后重建工作全面铺开。

目前,全县2207户民房重建任务已竣工1985户,1194户已经搬迁入住。昔日杂乱无章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宽敞明亮、安全舒适、错落有致,别具边境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记者所到之处,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村村有太阳能路灯、宽敞的马路、村级活动场所、休闲广场、医务室。在吉隆镇玛嘎村,村党支部书记多吉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就要搬进新家了,新居里有水厕、有浴霸,可以洗热水澡,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吉隆县县长胡红介绍,全县灾后重建总投资200952.87万元,涉及2207户民房重建、2个特色小城镇、34个整村推进点、水利、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50个灾后重建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0369.78万元。

是啊!吉隆正发生看得见的变化。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隆以实际行动让一个个重建奇迹,诞生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吉隆大地!

走“产城融合”新路

吉隆镇,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所在地,更是吉隆县重点打造的新型城镇。

行走在吉隆镇内,各项建设正热火朝天进行着。虽然城市建设还没有完成,但一座新型现代城镇已初具雏形。

胡红介绍,全县紧紧抓住口岸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将灾后重建与口岸建设、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特色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过去的两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余元,完善了市政基础、口岸建设、交通能源、民生设施、农牧产业、边贸旅游等基础设施,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厚植了发展的潜力。

全县还以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引擎,抓灾后重建与抓口岸建设、边贸旅游发展同步推进,结合宗嘎镇、吉隆镇两个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贡唐王朝遗址,吉隆镇市政新区、老城区改造等,完善市政基础,拓宽发展空间。

如今,吉隆县城旧貌换新颜,城市干净整洁,灯火通明。吉隆镇日新月异,道路纵横交错,楼房林立,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现代边境旅游重镇的气息越来越浓。

“‘产城融合’正是吉隆在灾后重建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更是灾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胡红铿锵有力地说道。

乃村号称“世外桃源”,是吉隆重点打造的旅游新村。地震两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乃村,雪山草地之间,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记者以为是村委会,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村委会主任尼玛旺堆的新家。

原来,地震后,尼玛旺堆按照旅游开发企业的整体开发要求,自筹资金30万元,再加上国家和县里投入的资金18.2万元,建起了一栋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新居,新居有近20间房子。

“我们就是想抢占旅游先机。”尼玛旺堆介绍,随着吉隆口岸的扩大开放,旅游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乃村美景是吉隆旅游的一大亮点,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所以,他把新居建成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

吉隆镇吉普村,也是吉隆县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村民巴桑对吉普的旅游前景信心十足。他说,吉普村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是赤尊公主远嫁西藏时,迎亲队伍与送亲队伍相会的地方。这里还有著名的吉普大峡谷,旅游开发前景巨大,村里人肯定能通过旅游业发家致富。

……

在灾区,记者处处都能看到群众自信的脸庞。胡红告诉记者,在灾后重建中,吉隆县结合口岸扩大开放和旅游开发,满足了灾区群众“宜居、宜业、宜富”的需求,地震后的吉隆人,已找准自己的目标和角色,大步前进!

感念党恩爱核心

“我们达曼村啦,铃响玛呦……照耀幸福太阳,铃响玛呦……这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深切关怀,铃响玛呦……”这是一首吉隆县吉隆镇达曼村村民集体自编的民歌。

歌声传达着群众对党的感激之情;歌声表达了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日喀则市委常委、吉隆县委书记帕珠介绍,灾后重建中,吉隆县通过“4·25”地震“山这边和山那边”的对比教育以及灾后重建项目的加快实施,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在重建新家中挂起了领袖像,家家户户升起了五星红旗。吉隆居委会、达曼村等地群众自发在本村民歌中加上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名字进行传颂。

在吉隆镇扎村,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每家每户屋顶,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地震灾区。

索旺在灾后重建中盖起了建筑面积280平米的新家。走进他的新家,记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屋顶上的国旗和客厅正中的领袖像。“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索旺说:“地震后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我们就是想通过悬挂国旗和领袖像的方式来表达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感党恩的不止是索旺,吉隆县折巴乡郭巴村,今年75岁的次珠老人见记者到来,主动到记者身前说道:“现在的社会真好,为群众盖房,让自己在自家新房建设中工作,增加收入,这要是在旧西藏想都不敢想!”

老人说,郭巴村是以纯牧业为主,很少定居。现在看到犹如天宫的新家时,他们也不舍得走了,大部分人留在村中,组织青年集中放牧,这对老人来说,也有个人说说话,真好!

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重新站起的吉隆人。地震后的吉隆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帮助和全国人民的爱心援助中,擦干眼泪,选择坚强,用汗水和双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让幸福生活的梦想重新起航!(记者 王杰 张晓明 孙开远)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