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种菜记(中)

作者:王能生 王杰 张晓明 孙开远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7-04-21 09:04:00
分享

3月,柳条轻舞,暖风轻吹,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素有“西藏粮仓”美誉的年楚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正忙着春耕春播。

彭仓村,年楚河畔蔬菜种植第一村。这些天,村里人不仅忙着田里的农活,还不忘管理温室大棚里的蔬菜。

“村里家家户户都靠种菜盖起了新房,蔬菜大棚成了村民眼里的‘宝贝疙瘩’。” 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发自肺腑的一番话,道出了白朗蔬菜种植20年的发展变迁——

20年,从生产、销售的松散随意,到蔬菜专业协会的成立,再到组织化经营的不断提高,白朗蔬菜产业实现了从小打小闹到市场化经营的巨变;

20年,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到产量产值的连年攀升,再到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白朗蔬菜产业经历了从需求生产到规模生产的嬗变;

20年,有多少奇迹在年楚河畔这片土地上发生,有多少故事随着年楚河水流向远方,又有多少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从成立协会到组织化经营

1998年,白朗县在山东援藏干部的带领下,开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从此,种菜、卖菜、吃菜这个产业链条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摆在白朗县干部面前的头等大事是:怎么让群众同县里一条心,共同推动大棚蔬菜种植?

“可以尝试发展蔬菜协会。” 山东济南第二批援藏干部、时任白朗县委书记时文进铿锵有力地说。

彭仓作为蔬菜种植大村,在协会成立之初就加入了蔬菜协会。

边巴顿珠回忆说,协会成立之初,发展了80户大棚蔬菜种植户入会,经营大棚300余座。

协会成立了,可群众不信任,怎么办?时文进大手一挥:走出去,主动服务群众,让群众真正看到协会的作用。

巴扎乡冲堆村的边多是协会选中的第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

边多,当年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家中粮食不够吃,靠县民政局救济。

2000年,在协会的反复劝说下,边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自己经营了一个32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由于有山东技术员的指导,当年一个大棚纯收入就达到2万元。尝到了种菜的甜头,边多来了劲头,成天在大棚里琢磨起种菜技术。如今,他早已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的“土专家”。现在,他家有温室大棚7座,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攻下第一个“堡垒”,蔬菜协会开始小有名气,可要让老百姓信任蔬菜协会,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年过去了,彭仓村村民次仁琼达至今还记得他与协会的第一次接触。那一年,次仁琼达刚开始种植蔬菜,3个大棚全种成了青椒,收获的季节到了,看着满棚长势良好的青椒,他却高兴不起来。原来,当时的道路交通运输不像现在这样便捷,他一家子卖菜根本忙不过来。

这时,边巴顿珠老支书代表蔬菜协会找到了他。

“是不是蔬菜卖不过来了?”边巴顿珠问。

“是啊!正是上市的季节,可菜却卖不过来,只能眼看着菜一天天烂在菜地里。”次仁琼达说。

“那可以找协会啊!”

于是,边巴顿珠同蔬菜协会的人商量,组织人手,帮助次仁琼达销售青椒。仅4天时间,次仁琼达家的菜就被卖掉了一大半。

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蔬菜协会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蔬菜协会。

“协会就是我们的家,有了困难就找它。”这句口号慢慢在菜农的心里扎根,蔬菜协会开始成为服务菜农的重要机构。

由于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白朗县蔬菜协会得到了各方面充分肯定:2004年8月,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办公室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2006年8月国家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先进集体”,2007年9月中国科协授予“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

20年来,蔬菜协会以“协助政府、服务产业、惠及农民”为根本宗旨,把菜农的分散生产组织起来,使农牧民联合生产共同降低市场风险,让广大菜民在市场大潮中扬帆奋进、破浪前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蔬菜协会的作用该如何定位?白朗县在深入思考——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品牌研发、拓展市场渠道、培育组织化农民,加强组织化、成立合作社,通过竞争合作共赢”,这就是白朗县拿出的良方。

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增曲央说,白朗县积极帮助蔬菜种植专业村组建蔬菜协会,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县内外市场有机连接起来,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使群众真正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实惠。

同时,白朗县蔬菜公司还将对菜农的蔬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抢占日喀则乃至拉萨市场的合力,以此更好地服务广大蔬菜种植户。

如今,白朗县正在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一村一品”种植。一个村甚至一个乡只种植一个品种,以利于形成白朗蔬菜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

彭仓村人的致富“法宝”

走进彭仓村巴顿家的蔬菜大棚,满棚的黄瓜水灵灵的,女主人仓决正忙着采摘黄瓜,准备上市销售。

“这一棚都是反季节蔬菜,去年底种的,3月正是收获黄瓜的季节。”巴顿告诉记者,一个大棚,仅这一茬就能卖8000元左右。

不仅在巴顿家,在村民普琼家、边巴次仁家、旦增家……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黄瓜、紫色的茄子,各式品种的蔬菜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让人一看就口中生津。

20年的发展,为什么彭仓村人种菜收入比别的村高?在彭仓村蹲点采访,这是记者一直想搞清楚的一件事。

张际明是最早在彭仓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的山东技术员,从与他的交谈中,记者隐约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2001年,彭仓村开始试种温室大棚蔬菜。经县里多次调研,2004年确定在彭仓村建设全县大棚温室蔬菜基地,由济南市第四批援藏和农发项目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在彭仓村建设大棚温室76座。

从建棚伊始,白朗县就把彭仓村作为示范基地,把76座温室大棚纳入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让彭仓村村民就近在基地学习技术。

正是这一举措,让彭仓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示范基地打工,在技术员手把手的传授下,几年时间的耳濡目染,彭仓村人个个都学到了山东技术员的“绝活”。

20年来,山东援藏还对蔬菜种植进行全方位扶持,通过直接补贴、苗种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不断丰富产业援藏内涵。

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鞠正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总成本在1.5元每株的西红柿苗,农民每株只需要付0.5元就可以获得,这样农民每购买一株苗就能省1块钱。这些钱全部由山东援藏资金补贴,一年就需要投入补贴60多万元。”

如今的彭仓村,是家家有温室、户户有大棚,全村也通过蔬菜种植,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万元村”。

20年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彭仓一个 “万元村”的美名,更培养出一群技术出色的藏族菜农。手里掌握着技术,脚踩着年楚河畔肥沃的土地,让彭仓村人敢于向“规模”要“效益”。

边巴顿珠说,他听说嘎东镇马义村已经有种植大户,承包温室大棚59座,年收入几十万元,这让全村人都有了急迫感。

村民们也说,单打独斗地出去卖菜,老卖不起价,还不利于白朗蔬菜品牌的树立。

鞠正江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他到彭仓村调研,听说援藏干部来了,村民们热情得不得了,大家高兴地同他唠起了家常。

“你们对蔬菜发展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鞠正江问。

“就是想扩大规模。”村民们说。

“那你们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什么想法?”鞠正江又问。

“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到我们村调研时,提出了发展集‘种植、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蔬菜产业,我们想试一试。”村民们回答说。

……

听了村民们的话,鞠正江吓了一大跳。

种菜、卖菜、吃菜形成蔬菜的产业链,更拓展出文化、休闲、体验、养生等功能,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链条,没想到白朗菜农已经开始萌发这样的新念头。

鞠正江当即对村民们表示,彭仓是白朗最早的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援藏工作队一定会把它打造得更好,让它成为白朗蔬菜的一面旗帜。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山东援藏将再投入资金500万元,在彭仓村新建52座连片温室大棚、21座分散温室大棚,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种植需求,同时,把彭仓蔬菜基地进行道路硬化和水渠的硬化,夯实了彭仓村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

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彭仓村迎来新发展。旦增欧珠是老支书的小儿子,在父亲手把手教导下,他已得到老支书的真传,成为村里一把种菜好手。

旦增欧珠告诉记者,如果再建蔬菜大棚,他希望是高标准的玻璃温室大棚,这样不仅保暖效果好,而且使用年限久,也利于种植高品质蔬菜。

村委会主任拉巴次仁家里有7座大棚,是村里大棚最多的。他说,走规模化发展,才能让彭仓村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全村人都希望,有一天村里能建起一座娱乐休闲中心,真正把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采摘等元素融入蔬菜产业发展中。

规模产生效益,品牌孕育希望。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也有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名气。目前,白朗县蔬菜大棚达5248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28亩,果蔬品种达116种,申报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5个,产值已突破1亿元。

鞠正江告诉记者,下一步,援藏工作将由生产力的促进向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从项目援藏、设备援藏、技术援藏转向引导当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打造高端果蔬产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把白朗建设成为“高原果蔬之乡”、“雪域休闲白朗”。

“党建”要与种菜挂钩

彭仓村作为白朗县有名的富裕村,不仅是蔬菜种植带来的变化,还与村里坚实的基层党建有莫大关系。

“我们村的变化,是在边巴顿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开始的。”村民们告诉记者。

“老支书是哪一年当选的?”记者问。

“2000年。”村民们回答说。

……

村民们的回答,让我们回到了世纪之交的彭仓村。那一年,边巴顿珠上任伊始就提出,村党支部要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党的建设作为核心来引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力量。

从此,彭仓村注重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同时,为所有党员设岗定责,成立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村委监督小组……这一项项有力的措施,把村民们紧紧凝聚在党旗下,有力推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20年来,彭仓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在基层党员的努力下,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门路、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

“无论何时,有村委会在,有老支书在,我们就有干劲。”村民们说。

26,这是彭仓村党员的数目。“这26个党员既是种植能手,更是致富能人。”老支书边巴顿珠自豪地向记者说。

正是这26颗种子在彭仓村开花结果,让彭仓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更加顺畅。

仓决家6口人,主要劳力是仓决夫妻2人,由于仓决和家里一个孩子长年有病,她家成为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对于仓决一家的脱贫,村委会是操心不已。仓决一家土地少,村里每年想办法给她家解决一些粮食、酥油等生活用品,时不时地,村里党员还把自家地里出产的蔬菜送一些给仓决家。

彭仓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普赤告诉记者,村里为了帮助贫困户,想了不少办法,听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老支书就让她与仓决家结为亲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3年,县里扶贫农发项目给彭仓村又建了22座蔬菜大棚,经过村民大会决定,仓决家分到了2座蔬菜大棚。

为了让仓决一家学会大棚蔬菜种植,村里党员自动排号,每天有人在仓决家蔬菜大棚里,手把手传授仓决蔬菜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仓决学会了种植西瓜、黄瓜、西红柿、青椒等各类品种的蔬菜,一座大棚一年收入8000多元。2016年,仓决一家顺利脱贫了。

拉巴次仁是村里另一户贫困户,为了让他家脱贫,村委会班子也费劲了心思。每天,安排党员种菜能手到拉巴次仁家的蔬菜大棚去看看,实地了解他家的蔬菜生长情况。

一次,看到拉巴次仁家的西瓜苗长得参差不齐,老支书边巴顿珠对他说,蔬菜大棚是咱彭仓村人的根本,只有多花心思在种菜上,我们才能走上富裕路。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拉巴次仁家2座温室大棚,每年收入达到2万元,他家也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年来,白朗县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力促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党建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

2016年,白朗县顺利脱贫摘帽。白朗县县长赤列朗杰对记者说,近些年来,白朗县整合蔬菜种植业协会党支部、蔬菜种植业协会、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和党员种植户等力量,形成“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循环联动发展格局,共谋发展、共奔小康。

20年来,联动发展格局吸引了全县3200多户农牧民参与其中,带动200多名党员种植大棚蔬菜,帮助13名困难党员脱贫致富,培养22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发展15名蔬菜种植能手成为党员。

这一组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党旗的力量;这一组组数字,让我们看到彭仓的未来!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太阳快下山了,彭仓村蔬菜基地的大棚上站满了人,各家各户纷纷拉下棉被,为蔬菜大棚保温。

夕阳下,这异常壮观的场景,这令人难忘的一幕,让记者仿佛看到白朗蔬菜发展的辉煌明天,看到白朗农牧民正阔步迈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分享

推荐